最近读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博客,叫做“学而时嘻之”。博客的副标题是“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作者给自己贴上了“赛先生门下”、“职业物理学家”、“尽量用数据说话”几个标签,细细品味每一篇文章,即使谈论的是社会或政治话题,却也确实都弥漫着一股严谨的科学精神。也难怪,几乎每篇文章都能上杂志并获得广泛的讨论。

最近的一篇谈到人与人之间的争论,几乎不可能改变什么,谁也说服不了谁,反而让自己的立场更加坚定。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因为在工作中我也经常 遇到 这种状况。文章提到了两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印证我们已有观念的东西,遇到不同的声音第一反应是 how to defense。你是否尝试过换位思考?或许他说的是对的呢?

诺贝尔奖得主 Robert Aumann 在论文 “Agreeing to Disagree” 中曾经提出,如果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二人达成一致。换句话说如果争论不欢而散,那么其中必然有一方是虚伪的。而现实当中的结果往往是大家各持立场,很少妥协。可悲的是人们往往在一些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上进行争论,例如公民是否应该有权持枪,Java 和 C# 哪个才是更好的编程语言,豆腐脑是咸的还是甜的……

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对任何事物都会有一个第一印象。这个种子一样的第一印象是如此的重要,就像 Inception 这部电影中所描绘的,犹如蝴蝶效应般决定了你的很多想法。你第一次喝豆腐脑就是甜的而且你感觉还不错,那么当别人说豆腐脑是咸的时,你就会坚定地反驳,并且举出一大堆例子来证明。所以我们天生就是律师思维,而且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作用,我们往往会选择性排除异己思想的负面刺激,只接收让自己舒适的正向刺激信息。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观念会变得越来越极端。

为了不被极端主义思潮所左右,一种好的思维模式应该是不要预设立场,兼听则明。一些常见的预设立场包括:“中国的官都是贪官”,“西方民主体制不适用于中国”,“中医是伪科学”等等。所以我在微博上关注李承鹏贺卫方,也会看看毛左都说了些什么。所以即使我是资深微软黑,我也会订阅一些 MVP 的博客了解 M$ 的新技术。这种主动且刻意地吸收可能修正我自身观点信息的做法,实际更加让我明确了哪些是值得坚持的。

多尝试科学家机制,那么在下一次当同事声称“这条 SQL 在上亿记录的条件下一定会有性能问题”而你无法赞同时,先做一次模拟测试,用数据来说话。

链接:于人同野《别想说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