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按:文章起始於2年前,主要是自己在香港求學、生活的點滴體會。斷斷續續地寫,小段的短文拼起來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我也閱讀很多博客,比如阮一峰,比如王建碩,在每天面對代碼工作之餘,充滿理性和智慧文字總能帶給自己內心的愉悅。我開始決定塵埃落定博客的轉型,不再只發技術文,也開始分享自己關於社會、人生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以下為正文。

從今天開始,記錄HK生活。兼思考社會主義中國和資本主義中國的不同。

1

CUHK的校車是免費的。今天上車後人快坐滿了還沒開車,回頭一看,後面發生了爭執。原來是一位女士上車時沒有出示證件,校巴交通組的admin在交涉:“Madam, could you please show your CU staff card?”其實平時都沒人查的,今天不知道為什麼查了。那位女士沒有ID card,不耐煩地說“i forget. it’s not convenient…”但是這位admin執意要ID card:“are you staff in CU?”看樣子是要趕人下車了。這已經耽誤大家的時間了。這時,坐我前面的一位同學說話了:”excuse me, she is my professor. i’m student in her lab.”這是個善意的謊言。“OK, I trust you. next time, please wear your CU card.”

我居然有一點點感動了。據說在美國,有一種“無罪推定”的社會空氣,人在潛意識中不會主動懷疑別人(更準確的說,是美國人覺得由於多疑而去調查,付出的成本,比相信而被騙,付出的成本更高。)我有一次買飲料,兩瓶收了三瓶的錢,和售貨員說,她看都沒看就退了錢。對人的信任是文明的表現,但也給人鑽空子的機會,比如有些華人學生,為了獲得更高的信用額度,對銀行說自己是PR(永久居民permenent resident),有的為了獲取更高的退稅,在報稅材料上取巧。

2

室友買了3台iphone4,全是準備為國內的朋友帶的。其實就是走私,但是海關一般也懶得查。香港有很多學生幹這種事情,聽說還有一個女生買了200台ipad,凈賺2W。一是因為香港的便宜,二是國內的賣斷貨了買不到,而且功能上有諸多限制(例如wifi)。然後,到了深圳,室友改了人人網狀態:“一般犯罪後都會有快感,比如過關成功……”

3

地鐵上有電視屏幕,會滾動播放即時新聞。今天看到一個新聞說香港gov準備申辦2023年的亞運會,徵求民眾意見,遭到主要政黨反對,立法會三大政黨都表明不支持的立場。民眾主要關心的是對經濟、生活的影響等很實際的point,而不是形象面子,“有錢還不如投在民生上”。這和中國只有一種聲音有很大不同,因為有真理部,而官方也會朝那個方向引導,導致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其實利益受到損害也還很傻很天真地說,我支持***。

update: 終於,香港亞運申辦被否決。昨晚上課的時候老師還聊到,it is impossible in China. In China, government is the king. 而在香港為了實現所謂的民主,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議案的辯論審核上,這也是民主的弊端之一。

4

在學校上課,其實是一件很爽的事情。教授們都很有激情,老師和學生都很enjoy,看得出來為一節課做了很多準備。和大陸高校的很多老師照着放映的PPT念不同,這邊的教學比較互動,學生可以隨時打斷老師提問。老師有時甚至會故意設置這種場景,例如有一位老師經常的伎倆就是:“any questions? there must be some questions.”而等有學生順着他的思路提問後,他則大加讚賞“good question! actually i am just waiting for this question. haha~~”

香港的教授都有很牛逼的背景,隨便抓一個就是哥倫比亞或者斯坦福phd,給我們上課的就有ACM和IEEE Fellow。其實越是牛逼的教授越是平易近人,我可以很隨意地提問、探討。相反不怎麼牛的,比如某個老師,反而給我一些刻薄的印象。

5

香港擁有世界上最成功、最廣泛使用的智能電子繳費系統。「八達通」作為一種非接觸式智能卡已應用於差不多所有公共交通系統(地鐵、公交、的士、輪船),以及許多零售商店、食肆及便利店。這是真正的全城一卡通,在小賣部、打印店都可以使用,比銀行信用卡更普及,可見香港政府為謀取人民生活便利的推動力。市面上流通的八達通卡及產品逾2000萬件,系統每天處理超過1100萬次交易,一天交易額達1280萬美元。
另一項令我驚訝的科技應用是智能建築。學校的教學樓、圖書館,統統有部署智能安保系統,刷卡進入。某一間教室或衛生間沒有人的時候,會自動關閉照明、空調以節能,並在來人後自動感應,開啟相關設施。

6

今天是中文大學的undergraduate orientation day,相當於武大的校園開放日吧。學校裡布置得十分熱鬧,到處都是展台,還有熱情的“學長學姐”們介紹中大和學科專業。好多對未來滿懷憧憬的中學生從一個展台到另外一個展台搜集宣傳資料。這不禁讓我回想起2年前的時光,於是我也裝作新生,搜集了一大袋子各色精美的印刷品,並且裝作聽懂地聽那些學弟學妹們把我當作學弟用粵語在我耳邊親切地介紹。

香港中文大學擁有獨特的書院制度,就像聯邦制一樣。所有學生及教職員除了有各學術學科上之學院(Faculty),尚會各自隸屬其中一間書院(College);書院負責專業學科以外之事宜,如通識教育、宿舍、輔導、獎學金等。對許多中大畢業生來說,在書院結識的友伴,書院宿舍內的某次促膝長談或熾熱討論,都是日後回憶的重要片段。書院是緊密的小群體,師生密切交流,朋輩一同成長。所有中大全日制本科生都可選擇一所書院,成為該院的一分子。每所書院都是獨樹一幟的,有各自的文化,但匯聚在一起,卻塑造了中文大學的精神面貌。書院是和諧融洽的群體,各有宿舍、飯堂、圖書館及其他設施。書院着重全人發展,舉辦各種活動,讓學生為自己的大學生活添上色彩。

7

上個星期去了趟深圳辦理一些銀行事務。我在taobao上買的東西,寄到一平那裡,正好過去拿。從福田口岸過關後,很方便地直接乘地鐵到深大,一平在那裡等我。由於剛剛過完國慶,到處仍洋溢着節日氣氛,街上每隔幾米都有國旗飄揚,十分壯觀。在香港完全是沒有這種景象的,我很難表達這種複雜的感覺,只能說很“紅”。一平想到了一個詞幫我解決了這個問題,叫做“很社會主義”。

8

為了某門課程的assignment,這兩三天度過了非人的生活。每天晚上奮戰到1點多,早晨8點就被自己的意志逼迫醒來,然後一整天都在電腦前coding。其實這是一個group assignment,但是我的partner是一個local,並且原來是EE專業的,沒有多少code experience,於是任務就落在了我的頭上,他只能幫忙做點debug。更加悲劇的是,剛開始我們溝通都有困難,他不大懂國語,作為自封為普通話傳播大使的我,感到壓力很大。於是兩個中國人用撇腳的英語交流起來。。。

昨晚24點是deadline,從早晨開始我就一直在security lab。這課的TA實在是大好人啊,每次我有問題他都幫忙,甚至親自debug代碼,都是牛人啊。一直搞到晚上10點半,飯都沒吃。實在沒辦法,只好先把代碼upload到服務器上了。

最後我出來的時候校巴都停運了,心裡還擔心要是地鐵都停運了就真悲劇了。我只好走山路下去,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反而體驗到了別樣的校園。昏黃的路燈,斑駁的樹影,山泉瀑布,流水潺潺。當然,我也早已聽聞中大的物種多樣性和武大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武大曾經出現的蜈蚣、蛇之類的,聽到周圍夜晚不明生物的啼叫,在這裡恐怕指不定還會跳出來什麼呢。

好在終於回家了。今天demo的時候,有幾個function沒有完成,TA還是跟我說:Consider your backgroud, you did quite good.我說本來可以完成的,最後沒時間了。TA說Next time, start early.想想也是,國慶還跑去澳門玩,之前完全沒有考慮到工作量這麼大。如釋重負後,想了句詩:“日寫代碼三千行,不辭長作CS人。”

9

今天因為某炸藥獎而敏感。地鐵上的新聞畫面,被暴力剝奪採訪權的記者,“再不滾信不信我揍你?”當局令人生厭的醜惡嘴臉,自己因這樣的祖國而無地自容。國內各大門戶依然毫無音訊一片歌舞昇平。

於是我開始思考,關於自由的話題。十八世紀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曾說過:“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它為民主在理論上劃定一個界限,為我們描述了理想中的民主社會公民實現自己話語權的自然狀態。但是,我們果真能達到這樣一種狀態嗎?一、假設你是在對跟你一樣的普通民眾這樣說話,那你手中有什麼權力來保障其他民眾自由說話的權利?你擁有這個資格嗎? 二、假設你是在對當權者說這句話,那實際上就是對專制統治的授權和確認。於是在當前語境下這句話變得十分弔詭。

前天我們CUHK 10CS MSC的群突然熱鬧了一番,不知怎麼談到精英政治。Kris問我是否相信精英政治,我一口否決“並不存在絕對的精英”。什麼是精英政治?香港是典型,說白了只是少數人掌控多數人的權利,愚弄大多數。贇哥道,“你要相信,在中國這麼惡劣的政治環境下,能在政治這條路走遠的絕對素質很高”。說,現在國家部委已經完全精英化了。每個大員都通三四國英語,學歷都是正牌碩士以上,而且還是海歸。大家頭腦清晰,反應靈活,判斷準確,清廉奉公,對現實有相當程度的認知,並且有足夠能力執行合理政策。說,決策層都是OK的,只是地方官員和執行層太蠢太自私?那為什麼每天那麼多人懷疑國家最重大的政策呢?為什麼***呢?我就說現在根本就不是精英政治,中國搞政治的都是投機分子。

有句話叫做“屁股決定腦袋”。

10

新學期了,剛來學校的兩天沒事,就在圖書館閑逛。上學期借過一本《李光耀回憶錄》,是CUHK的推薦書目之一,介紹了新加坡的歷史。李光耀寫道:“一些國家原本就獨立,一些國家爭取到獨立,新加坡的獨立卻是強加在它頭上的……”讀過幾段不禁感慨,小國家大人物都有其艱辛的過往。只是繁體字看得還是有一點閱讀障礙。還有很多文革的書,恐怕無法通過wall的審查在此不予細述。總體感覺就是,圖書館2樓一大片書架,全是禁書。。。

看了一天的書,有部《年鑒》系列挺有意思,是TW采編的關於我國的年度總結,每年一本,分門別類列出本年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等,極其詳細。例如政治方面,從中央到地方誰誰誰卸任誰誰誰接替,外交方面濤哥某年某月某日和奧巴馬通電話討論了***。翻一下90年代的,負面報道居多,感受到相當的敵對口吻,大陸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風水輪流轉,大陸現在國力逐漸強大,特別是最近幾年的《年鑒》,基本都是客觀評述了。有一點感動是凡是涉及中國的詞,他們都替換為中共。例如“2010年中國的外交” -> “2010年中共的外交”。TW當局是什麼意思不言自明。

我細讀了一些民國的前半部分歷史,也就是辛亥前後北洋初期。國父幾番革命推翻清朝,卻妥協讓袁世凱做總統,袁復辟中華帝國想當皇帝,又革命,後面段祺瑞和黎元洪又打得不可開交,真是tmd一片混亂……今年是辛亥100年,不知武漢會有怎樣的紀念活動。前兩天分享過TW的紀念廣告視頻(原諒我提供的Youtube鏈接,國內的視頻網站上都被刪除了),倒是十分感動。民國社會能發展到今天這般模樣,實乃不易。

11

今天是星期六,出門的時候室友突然說:“糟了,忘記帶零錢!”我問:“要幹嘛?”室友說:“今天是星期六啊!”

原來,每當周末,香港的街上、火車站到處都有中學生募捐。每人胸前一個小箱子,如果你投個1元或者2元的硬幣進去,他們就在你身上貼上一張小貼紙,表示你已經行善,然後就再沒有其他中學生來找你捐錢。每周如此,每個人身上都貼着這樣一個小貼紙,這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風氣。

《新周刊》上最近有篇文章提到中國中產正在塌陷,中產正由“敏感階層”轉化到“憤怒階層”。“讓仇富者停止相互攻擊的最好辦法就是慈善。”這似乎越來越成為的一個突出問題,因為中國社會缺乏這種風氣。說到慈善或者慈善家,我們往往覺得這是那些有錢企業家的事情,it is non of my business。然而可悲的是在國內就連那些富人,都在想着如何將資產轉移到海外,如何移民逃離這個國度。或者沒有一個具有公信力的組織,讓人安心自己所捐會最終到達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手上。

香港人信奉基督,我遇到過好幾次傳教的。由於有自己的信仰,我禮貌回絕了很多教會的活動。但是我相信,真正的慈善,往往在這每周的一塊錢兩塊錢里。

12

想當年在武大的時候,辦了個ICBC學生卡僅僅1000元的信用額度。HK的銀行十分慷慨,給我們學生這樣的毫無收入人群發卡都給了8000額度的信用,並且逢年過節還有很多禮品贈送。

室友春節期間回了家,忘記了HK的信用卡里有300多的欠款要還。結果放完假回來收到賬單,被罰了180元。僅僅因為還款遲了幾天。

另一個故事是我們的一位老師在網上pay income tax,錯選了沒有足夠餘額的account去支付,而他自己卻不知道,以為成功轉賬。結果第二個月,HK政府警告他沒有納稅,罰了1000多。

信用在一個成熟社會真的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13

日本發生大地震,並引發了海嘯。緊接着便是核電站危機。

這兩天媒體全在鋪天蓋地地關注着這場災難以及事件的進展,網絡上卻開始出現各種聲音。陰謀論者開始渲染地震是核試驗引發的,日本早已儲備核彈云云,各種反日分子開始幸災樂禍說他們咎由自取,甚至連對災難表示同情的人都遭到謾罵。

連街頭小偷都不敢呵斥卻高呼要滅掉小日本,我無法理解這些人的陰暗心理。作為一個普通人類,我只是在看到海嘯淹沒村莊的畫面時感到痛心不已,人類在大自然面前顯得多麼渺小。日本媒體應急響應的速度讓人感動,普通人的冷靜沉着也令人欽佩。可笑的是,日本發生這麼嚴重的事件一樣秩序井然,一海之隔的中國卻自己亂了起來。忽然就謠言四起,忽然超市裡的食鹽就被搶購一空。由此可見,大部分國人的科學素養仍舊很低,缺乏獨立思考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五四新文化運動已經過去90多年了,德先生,賽先生還沒有成為中國人的朋友,五四,傳到我們這裡,只剩下一個青年節。對於那些謠言,我現在才理解了造謠者。當發生群體反應時,不管理性者多麼深刻地理解這謠言的荒誕,也無法置身事外。因為群體已然影響了自己正常的生活,於是也只好加入這操蛋的瘋狂中。與此同時,顯然已經有“災難投資者”們從中獲利,呼嘯而去。

1933年,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在大蕭條時期就職美國總統,為了鼓舞民眾,他在演講中說到:“我們唯一值得恐懼的是恐懼本身。一種莫名其妙、喪失理智的、毫無根據的恐懼,它把人轉退為進所需的種種努力化為泡影。”這或許也是當前最真實的寫照。

14

最近HK政府被公立醫院的抗議搞得焦頭爛額。

事情要從十幾年前的庄豐源案說起。庄豐源,一個1997年9月出生的孩子。他的父母都是內地人,赴港探親期間生下了他,後一直由擁有香港居留權的祖父照顧。香港政府入境處根據《入境條例》,“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若要成為永久性居民,則在其出生時或以後任何時間,其父母的任何一方必須已在香港定居或已享有香港居留權”為由,要將庄豐源遣返回內地。但根據《香港特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後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可判定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司法界引發了爭議,甚至後來要求人大釋法。說實話,我現在仍然看不懂那些條文,特別是關於國籍解釋的那一段。

庄豐源的祖父提起了訴訟,2001年,香港高等法院和香港終審法院相繼裁定庄豐源勝訴,不論其父母是否已在港定居,在香港出生的中國籍子女都享有居港權。此案為內地孕婦赴港產子打開了大門。

2003年中國逐漸推出香港自由行政策,更多的孕婦可以通過旅行簽證來往香港,這也逐漸催生了眾多專業的赴港產子公司,提供出入境、醫院預約等一條龍服務。由於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即可享受一系列資本主義福利,又不用計劃生育,更不用說香港的教育和護照,於是來港分娩的人暴漲。醫院的床位不夠了,政府也頭疼流動人口管理。之前很多人都是生完孩子就帶回內地,只求一個香港身份。政府要不要為這些新生港人編製房屋預算?學校要不要考慮擴招應對未來紛涌而至的學童?這些都成為了問題。特別是醫院,已經嚴重影響香港本地人的醫療服務,醫生們每天工作24小時都接生不夠,醫生們憤怒了,開始罵政府了……

這些爭議無不顯示了香港人的身份危機。回歸以前,香港與內地的交往不多。香港學校教授的中國歷史,清朝之後的歷史就沒有了,新中國的發展更是一片空白,對於新一代來說,國家觀念非常模糊。令人欣慰的是,以我的觀察,香港人的國家意識正逐漸形成,或許是因為潛移默化的教育,即使很多人對中央政府持不同政見,當地居民亦開始認同自己也是中國人。這樣的事情會慢慢在對岸上演嗎?

15

很多人以為香港人均收入很高,屬於“發達國家/地區”行列。其實,大部分民眾的生活遠沒有想象中那般優越,普通老百姓同樣也是蝸居在小小的房屋裡,每天柴米油鹽。住在上億元的海濱別墅里的富人畢竟是少數。

可以說,香港的貧富差距是很大的。一般人唾手可得的物質,對低收入家庭卻是來之不易。很多港產電影,例如《歲月神偷》、《老港正傳》都描述了社會底層人民的平凡生活。但是,為什麼香港能夠保持穩定,人們尚能安居樂業?很多時候我們談到中國的諸多問題,都歸咎於國情,什麼是國情?國情就是人多,要解決13億人的問題不可謂不複雜,然而,香港的人口估計已超700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港人治港”是怎樣做到的呢?

內地媒體多渲染香港政府公務員廉潔高效,說16.5萬公務員,只有20餘輛高官專車,訪問外地僅乘坐經濟艙出行,甚至特首參與世博會活動都是自掏腰包,諸如此類。這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整個社會的素質,社會各界對弱勢群體生活狀況的關心。若有社會資源分配失衡,立刻有媒體吶喊,立刻有議員在議會提案。

說到底,還是個體制。

16

體力勞動更值錢。

前天中午吃飯的時候和幾個同事在餐館外排隊,看到路邊有工人在修路,挖掘機轟鳴,不覺避讓之。我們組 Leader 說,別看人家乾的臟活累活,工資比你高多了,我立刻表示驚訝。運維的頭頭接著說,應該比我們總監還高,說不定人家上班開弔車,下班開跑車的。當場想要辭職去開拖拉機有木有。。。

看到下面這個新聞,有種直接把報紙拍到老闆桌子上的衝動。
香港洗碗工資

END

本文可能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