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inru (滨儒), 信区: Abroad
标 题: 热爱的理由
发信站: 珞珈山水 (Mon Oct 18 12:28:40 2010), 站内

当我从日本开会转道回国签证的时候,我见了很多人。在北大化学系,我遇到了G君,朋友语重心长的劝说,最好不要回国,留在美国,为了自己和后代。

其实回国也好,留美也罢。都是遥远的事情,现在仿佛可以不管。总有一天会要面对。或许归国的选择,有那么一点爱国的情怀——但是不多。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血液里面早已烙下了中华的印记。

我和我的父亲,经常会促膝长谈。我的父亲,希望他的儿子能走他按他的想法走下去。但是在成长的过程,我的经历却一次又一次的和他的想法发生冲突。但是不论如何冲突,他始终能感觉到欣慰,因为我和他毕竟永远在一个道德体系里面——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值得珍惜,什么值得放弃。虽然不尽相同,但大体是一致的。在一个中国传统的事业单位里面,他现在已经老了,不能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憧憬未来,自强不息。但是他能感觉到一种欣慰在他的心头荡漾。因为,有他的儿子在走他想走而不能走的路,去实现他已经无法再实现的梦想。

儿女是一个人生命的延续。而最成功的父母,就是能和儿女成为知己——不在乎儿女的回报,不在乎儿女飞黄腾达。

如果留在美国,儿女们在另一个体系里面长大。我曾经珍惜过的东西,他们不屑一顾。而他们珍惜的东西,我们认为不足珍贵。我们为之奋斗,流汗,为之忍受孤独和压力的东西,他们能轻而易举的获得。他们努力的东西,我们不懂,无法去分享那种酸甜苦辣。当他们为了考取哈佛牙医,耶鲁法硕而奋斗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插不上话,更无法去提供建议和帮助,或许我们拍拍儿子的肩膀说,“好好干,小伙子,不论你干什么,父母都支持你”,用以掩饰心中的茫然和无助。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只能给予鼓励,谈不上分享。

我的师兄在离开学校后,去了德州巴斯夫。短短的一年,更新了座驾,买了别墅。然后在匆匆忙忙的奋斗过程中,儿子一天天的长大,越发的美国化,越发的陌生。他们谈论的东西连在美国混了十多年的师兄也不懂。某一天,幼儿园的儿子回来直呼他的名字LLH,他在极度气愤之余,居然一时间没有想出教训儿子的理由——好像在美国没有任何法律规定了晚辈不能直呼父母的名字。另外,打美国小孩还是犯法的。

这就是悲哀。

当然理想没有贵贱。文化的种类也有没有贵贱。我不会弱智的认为,范蠡西施的故事比海伦帕里斯的故事更动人;不也不会认为为了清华北大而奋斗比哈佛耶鲁更高尚;我不会由于受过孔子的熏陶而讥笑他们信奉耶稣;我同样也不会由于热爱四川菜湖南菜而否定法国龙虾日本生鱼片的美味。但是,我坚持我自己爱的东西——由于我生活在这个国度。我从小就是听苏武,霍去病,三顾茅庐长大的。我从小就是吃水煮鱼长大的,而不是日本生鱼片。

我也和大多数北美留学生一样,经常在停车场徘徊。看到保时捷,我也经常会去YY,如果我能坐进去它,是不是会有“怎么瞅怎么帅”的效果。在许多个深夜,无聊的时候,也经常打开BMW的官网,看看BMW-X5的价格,YY一下如果年薪X万的话,几年能买上BMW。但是就算奋斗个十年二十年,拥有了宝马保时捷大别墅,so what? 那又能怎么样呢?

幸福的定义,能和自己爱的人一起回顾自己过去的点点滴滴,回顾少年时期的懵懂,一起展望我们共同的未来。

幸福的定义,就是在三四十岁的时候,早上被淘气的儿子女儿吵醒。他吵着要我给他讲述赵氏孤儿的故事,二桃杀三士的故事。父子俩永远有说不完的话——或许某一天他会提出他眼中的令狐冲和我所说的不是一个样子。从来不用花十分钟去费力的解释,什么叫“说曹操,曹操到”。

幸福的定义,就是看着子女一天天长大,儿子或者女儿越来越像当年的自己,一样的傻气,一样懵懂,遇到过同样的事业和感情的问题。然后我能分享他们经历的挫折,压力,激情。告诉他们,他父亲当年的酸甜苦辣,所留下过的遗憾,然后分享自己经验。希望他们能够珍惜和感恩。

幸福的定义,就是自己老了,有自己爱的人陪自己慢慢变老,然后再静静的看自己生命的延续,去奋斗,延续自己的激情。

这些就是回国的理由,这些也就是热爱的源泉。

或许,有一天,这些信念会由于现实而被击得粉碎。我们会由于国内高昂的房价,而不得不继续着游子的悲歌;会由于国外更优厚的科研条件,放慢归来的脚步。我们也会由于三氯氰胺,地沟油而对这个国家充满憎恶。我们也会憎恶不平等不民主不自由的制度。但是,这一切都不会减少我们的热爱。只有中国,才是自己的国家。不是由于她比别的地方更优越,仅仅只是她是生我养我的故土。

时间不会比热爱更长久!

※ 来源:·珞珈山水 http://bbs.whu.edu.cn·[FROM: 24.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