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可以努力的日子,都是一份厚礼。
社交网络
Facebook Mobile Hack 2012: Hong Kong
2012 5月 27th
由Google+在中国开放访问想到的
2012 2月 21st
有消息称 Google+ 今天已经在中国解禁,虽然目前 Google 官方并没有回应此事。此次开放的时间点颇为耐人寻味,因为储君此前在美帝大展亲和力,有点实质性的进展包括宣称每年加大进口好莱坞电影大片数量,国内电影业界直呼“狼来了”。
如果此次 Google+ 的开放访问不是间歇性网络故障所造成的,那么国内的互联网也将面临着狼来了的忧虑。即使 Google+ 在外国还未能赶上 Facebook,但中国的社交网络格局与 Facebook 帝国一家独大远远不同。
最应该忧虑的是百度。是的,就是目前市场份额已经超过 80% 的百度,那个仰仗体制庇护以及垄断地位而无所忌惮的百度。说实话百度的搜索结果质量已经远远无法和现在的 Google 相比,特别是在引入了 +1 之后,我在 Google 所得到的信息已经有很大一部分是和我个人兴趣相关了。因为我在 Google Reader 订阅了很多业界人士的博客,又在 Google+ 上圈养了大量有共同关注点的朋友,他们的权重极高,他们的 +1 推荐对我来讲很可能是具有高质量价值的内容。在 Google+ 基于圈子的传播作用下,即使是同样的关键词,每个人的搜索结果都会不同,只要我登录了 Google 帐号,Google 呈现给我的搜索结果很大程度上被这些社交元素影响,而这种影响是积极的。
反观百度,目前在社交网络、个性化搜索上的努力可谓毫无新意。
阴谋论者可以各种不靠谱地猜测,Google 舍不得中国这块蛋糕而终于做出妥协,和中国当局达成了某种共识。毕竟之前“基于国别过滤内容”的新闻不是还炒得沸沸扬扬么?Twitter 为了进入新兴市场而开发了一套过滤系统,当消息由于某些国家的法律规定而无法显示时,仍可以在其他地区被查看。这的确是耐人寻味,当然,这一切也很有可能只是我一个人在这里毫无意义的意淫。
PageRank与社交网络模型评估(3)
2011 5月 25th
5. HITS算法
与PageRank算法类似,HITS也是在网络建模和权重排名中比较经典的算法。
有的时候我们希望把高centrality值赋予那些链接了很多重要节点的节点,例如综述性的学术论文引用了该研究领域内的大量重要论文,于是这篇综述也被认为很有价值。因为即使这篇论文没有为该科研领域做出什么突破,但它总结了已有成果,告诉大家去哪里找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论文。
于是我们拥有两种节点:authorities(权威型)的节点包含了具有贡献的原创信息,hubs(枢纽型)节点总结了很多信息,指向了很多authorities节点。Kleinberg是康奈尔大学一位十分牛B的年轻教授(70后年轻有为啊!),他提出了hyperlink-induced topic search (HITS)算法来量化计算authority centrality和hubs centrality。 更多 >
PageRank与社交网络模型评估(1)
2011 5月 2nd
Hello world!
2011 3月 31st
大家好,我搬到自己的新窝来了。
这里是我的个人博客,主要记录IT相关技术以及自己的成长历程。《深入浅出MFC》的作者侯俊杰曾经提到过“带艺术气息的软件创造行为”,颇有些理想主义。我是个追求完美的人,甚至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思来想去,在写日志的时候我会一遍遍地检查以防出现错别字,在写代码的时候我会看变量命名是否规范代码缩进是否对齐。表面上看我很实在,实际骨子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Code is poetry. 在别人评价我闷骚的时候,我都会像周星驰那般严肃地纠正道:“其实,我是一个文学青年。”
本科的时候在一群大牛的布道下开始使用Linux,一开始沉溺于展现各种amazing的桌面特效和倒腾各种有趣的应用软件,随后顿悟,这些都是浮云,只是引导兴趣以及用于在mm们面前炫耀。于是开始务实地使用server版系统,学会vim、gcc、gdb并在它们的陪伴下完成了诸多课程设计。
大四应该是最充实的时候,我加入了Z教授的实验室,结识了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研究生并和大家打得火热。在L老师和S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某军方软件(分布式系统)的研制,熟悉了整套软件开发流程。而后又参与了另一个J2EE项目的前期工作,随后因毕业不得不退出这个带给我成长和快乐的团队。毕业论文也在这个时期完成,最后居然还混了个省级优秀。
此时的我只能说才刚刚上道,很多技术泛而不精,我意识到一定要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深入研究。感谢Z教授给我写推荐信,使得我有机会在香港中文大学继续求学。来到香港,在经历了一番短暂的culture shock后,开始适应这边国际化的教育模式。全英文授课,全英文report & presentation,全英文考试。讲授的课程也都是云计算这类业界前沿领域,教授们都是大牛级别,不是ACM IEEE院士就是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审稿人。
其实我为是走学术路线还是工程路线踌躇犹豫了很久。在实验室的日子逐渐了解到国内复杂的学术生态环境,科研,早已成为功利主义下的牺牲品。我热爱我的祖国,IT的未来也在中国。身处墙外接受了很多技术熏陶,我开始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展拳脚。
了解更多个人信息,或者你有一份好的职位推荐,欢迎联系我。
欢迎订阅我的博客哦~